放射静穆光辉的拉奥孔石膏雕像作品赏析 拉奥孔群像的思想故事

日期:2017-09-13 / 人气:

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们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罗马本身的艺术并不发达,当罗马人征服了许多文化艺术繁荣的国家,将那里的大量艺术品,尤其是雕塑和绘画当做战利品劫运到罗马,同时还把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艺术家、工艺师、工匠等当做奴隶和人质集中到罗马,这就为繁荣罗马文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据说当时罗马城人口只有6万,而劫得的希腊雕刻艺术品却有几十万之多。正如古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所言:“被俘的希腊反使蛮族主人成为俘虏,她把艺术带给了粗野不文明的拉丁姆。”公元1506年1月4日,意大利人佛列底斯在罗得岛种葡萄时挖出的《拉奥孔》雕像,便呈现了当时的艺术繁盛景况。
拉奥孔 阿格桑德罗斯大理石群雕,高184厘米,作于公元前1世纪。
《拉奥孔》是由罗得岛的雕塑家阿格桑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佐罗斯和阿典诺多罗斯三人于公元前1世纪中叶制作的。取材于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由雅典娜诸神庇护的希腊军与特洛伊人进行了10年的战争,但希腊人仍然攻不下特洛伊城。希腊人想出了一个木马计:他们造了一个大木马,让奥德赛率领英雄们藏入马腹,放在城外,然后叫全体希腊将士假装撤退,乘船隐蔽到附近的海湾里。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走了,就打开城门,见到一只巨大的木马,就把它当做献给雅典娜的礼物拖进城里。晚上,希腊将士冲出木马,毁灭了特洛伊城,这就是著名的木马计。拉奥孔当时是特洛伊城阿波罗神庙的祭司,他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将木马引入城中。这触怒了雅典娜和众神要毁灭特洛伊的意志,雅典娜为了惩罚拉奥孔,立即派两条巨蟒从田奈多斯岛直奔特洛伊,首先咬啮了拉奥孔的两个儿子,然后又缠绕着拉奥孔,用毒液浸透他的肉体,将拉奥孔父子三人活活缠死。这是一个人与神冲突的悲剧。作为祭司要预示人们避免灾难,这是他的责任。但他违背了神的意志,因而遭到惩罚。
 
《拉奥孔》群雕表现的正是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受蟒蛇折磨、挣扎的痛苦情状。这组群雕被发现的时候,拉奥孔的右臂已经遗失,并且两个孩子当中一个遗失了手掌,另一个遗失了右臂。但如今都被补全。拉奥孔位于中间,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极力想使自己和孩子从两条蟒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拉奥孔双手擒住巨蟒,但同时臀部被蟒蛇咬住;他左侧的长子似乎还没有受伤,但被惊呆了,正在奋力想把腿从蟒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他右侧的次子已被蟒蛇紧紧缠住,绝望地高高举起他的右臂。雕像中三个由于痛苦而扭曲的身体,全身肌肉紧张,胸部高拱,腹部紧缩,所有的肌肉运动都已达到了极限,甚至到了痉挛的地步,表达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和极度的紧张,让人感觉到似乎痛苦流经了所有的肌肉、神经和血管,紧张而惨烈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作品。
拉奥孔[西班牙]格列柯
此画借用古希腊的样式和主题,呈现了一种内心恐慌和时代危机感。
奥古斯都全身像
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作于公元前19年-公元前13年,罗马梵蒂冈博物馆收藏。
 
《拉奥孔》的构图纯熟完整,整座雕塑以人物拉奥孔形体较大,次要人物较小,两条扭动的巨蟒成为把三者连在一起的纽带,形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构图,显得稳定而变化丰富。三个人物的动作、姿态和表情相互呼应,层次分明,人物随蟒蛇的缠绕扭动,组成一个多变的整体,充分体现了扭曲和美的协调,显示了当时的艺术家们非凡的构图想象力。作品中人物刻画非常逼真,表现了雕塑家对人体解剖学的精通和对自然的精确观察,以及纯熟的艺术表现力和雕塑技巧。
 
《拉奥孔》鲜明地表现了爱国者与神的悲剧性冲突,突出地显示了希腊化时代雕塑的激情特征,从而成为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作品,1506年在罗马出土,轰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意大利杰出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为此赞叹“真是不可思议”;德国大文豪歌德认为《拉奥孔》以高度的悲剧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同时在造型语言上又是“匀称与变化、静止与动态、对比与层次的典范”。德国美学家莱辛曾从美学的高度专论过《拉奥孔》的美学价值。莱辛认为,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体苦痛的情况下表现出最高度的美。身体极度苦痛情况下的扭曲变形同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雕刻家不得不把身体的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变丑。《拉奥孔》正是在形式上力求化丑为美,显示出一种超越时空的“静穆的光辉”。



现在致电 400-0770-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