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中国油画色彩发展史的主要因素及历史知识

日期:2017-08-07 / 人气:

中西方艺术奇葩为何各自摇曳不同的风姿?因为任何一个民族思想理论的独特性都来源并体现于其独有的文化、社会特性。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体现在中、西方美学的特征及其意义上。文化兼具客观与主观的双重性。它的外在形式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内在形式是主观心理,即文化心理结构。它的本质是精神性的,作用只有通过个体的心理活动才能发挥出来。文化与一切艺术活动、审美活动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于西方艺术的研究如果能在与中国艺术相互比较的学术视野中进行,对中国艺术、西方艺术的研究都大有裨益。模仿、照搬外来化的模式,不与本土的传统文化融合后创新的艺术形式,都是虚假的、没有生命力的。做好西方后印象派的色彩研究,对于警示、启迪、发展中国油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最早在中国出现的油画是明代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来中国时,带来油画材料绘制的天主和圣母像,油画由此从西方传入中国,距今有400余年的历史。但中国人以油画色彩作为绘画语言,真正研习油画可以从1887年李铁夫赴美学习油画算起,中国画家以油画作为绘画语言有100多年的历史。油画在中国的历史不长,面临的问题不少。尤其当油画与中国的传统水墨画并驾齐驱之时,两种语境中成长起来的画种相互碰撞,让后来者中国油画显得有些困惑。两个画种在色彩表达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这让生长在中国的画家在开拓油画色彩语言的同时,思考如何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色彩元素有机融合或言避开锋芒。
 
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问题。中国油画的历程究竟如何?色彩作为油画的主要表达因素,中国画家是怎样看待它的?艺术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从中国现代艺术的历史进程来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五四”时期、建国时期和“文革”后时期,即新时期。三个主要阶段与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差不多同步,每一次社会变革,现代艺术制度都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现代艺术越来越从它最核心的位置上偏离人文精神坐标。中国现代艺术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由于它是从西方引进,注定其舶来品性。正是这种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因为中国现代油画艺术从西方引进来后,一直没有获得与其适合的文化语境。一方面,中国画家没有对西方现代艺术,尤其后印象派艺术的色彩变革现象作文化层面上的分析,从而导致合理的借鉴变成呆板的套搬;另一方面,中国画家一直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现代油画色彩的本土化和中国化目标。虽然“五四”时期提倡的“民主与科学”,为中国现代艺术提供了自由的精神氛围,但由于当时历史环境的局限,导致中国现代油画只是从形态上构建文化批判特征,没能在艺术精神上为中国现代油画奠定坚实的自由意识品质。加之持续不断的战争引发社会动荡,中国现代油画也不可能将这种具有现代自由品质的精神火种广泛地传播,救亡与革命的历史趋势淹没了现代艺术自身的踪迹。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现代油画全盘苏化,将欧洲古典主义的艺术传统进行政治内涵的置换,将现实主义艺术的审美精神改变成为以政治内容为主的革命现实主义。中国油画承担的审美功能在这一时期完全被直接或间接地取消掉,色彩的变革更是无从说起。这样的状况致使中国的油画偏离艺术本体的高地,滑向非艺术的泥潭。“文革”后艺术,或者叫做新时期艺术,虽然在越来越好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现代艺术主体上的自觉,同时也对相应的形式因素给予必要的探索与实验,但艺术的形式本体一直被悬置于油画艺术之外,没有得到人们高度的重视和卓有成效的研究。摆在中国艺术家面前的尴尬是,当我们解脱意识形态束缚走出来的时候,却发现所有的风格都已经被人家尝试结束,无论走什么新路子都是过时的。西方艺术家只给中国艺术家们留下一点他者的位置。
 
为了从根本上拨开中国现代油画发展历程上空的迷雾,将一直被遮蔽的部分敞开,我们必须对中国油画从纵向的发展历程和横向的艺术内涵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审视。
 
中国当代油画家对色彩语言的横向拓展已经进行许多有益的探索,色彩语言的陈述范式前所未有地丰富,这种探索的勇气和成果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对色彩文化高度和深度的拓展上,画家们所做的努力仍然不够。观念的传达需要借助语言的形式。“绘画中的色彩”是传达艺术精神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它有别于日常语言中的颜色,它是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语言。色彩指的是画面中颜色与颜色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反映出画家对艺术规律的认识和驾驭情况,还传递着画家的智慧、气质、修养及生活阅历等精神层面的信息。色彩不仅具有物质属性,还承载着精神因素,具有文化性。色彩表达背后隐含的是画家的思维、修养和精神境界。
 
绘画意义上的色彩不仅仅是对美的颜色的发现和创造,它更是画家的心与对象的色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观者品味色彩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悦目”的层面,还应该进入“赏心”的阶段。
 
中国画家接触油画算起来不过百十余年,中间经历很多的曲折和内涵置换。当代油画家心态的浮躁和艺术行为的急功近利,把油画色彩自身的巨大魅力导向物质化的发展方向,色彩语言中的精神性因素不断受到削弱,有时甚至在创作中消失殆尽。许多画家对色彩文化性的认识呈现某种倒退的趋势,如热衷于营造表面漂亮的“彩色”效果,寻求高纯度的“颜色”刺激,等等。其实,并不是颜色的种类越多,色彩就越丰富;并不是颜色的纯度越高,色彩的品位就越高。颜色原本并无优劣等级之分,但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区域内,由于人们共同的某些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造成大多数人对不同颜色偏爱或忌讳,久而久之形成群体的欣赏习惯,颜色的美丑善恶观念也就此产生。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各种习惯在变化,美的标准发生改变,审美对象也发生转移。人类对物质属性意义上的色彩的喜好并非一成不变,但“绘画中的色彩”却应该具有相对恒稳的文化精神。一旦失去文化精神,“色彩”就要褪色,画面上留下的就只能是些漂亮的“颜色”。眼睛观赏漂亮的颜色,如同挑选华丽的服饰或者享用美味佳肴一样,偏重于感官的物质享受。当前的绘画界就存在多种样板的流行色现象——甜蜜抒情的,苦涩深奥的,西部特色的,欧美洋味的,刺激耀目的……诸种套路,但都既缺乏文化的深度,也不是艺术家精神的自然流露,只是为讨得消费者欢心而精心设计的物质载体。倘若色彩的精神因素消失,那么颜色本身无论如何漂亮、如何具有视觉冲击力,色彩语言都会显得贫乏而毫无意义。色彩语言的文化高度和深度不是一天两天或一年两年就能达到的,这需要艺术家对色彩的文化性执著认知、潜心研究,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投机取巧。常言道“欲速则不达”,当下流行的那些色彩样板充其量只是“温饱型艺术”。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迈向小康生活的步伐日益加快之时,我们期待着中国的油画色彩能早日奔向小康。



现在致电 400-0770-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