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的起源与发展史 中国雕塑文化的历史

日期:2017-08-18 / 人气:

雕塑的发展历程是指它的历史过程,中国雕塑的历史则包容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所以包括雕塑在内的造型艺术发展史,被视为与社会发展史同步并行,似乎已成为艺术分期所遵循的一种主要原则。然而面对社会现实与艺术风格并非完全等同的历史事实,我们又不能不对以社会发展史作为艺术史分期和断代的唯一准则产生质疑。
 
一场战争、一剂毒药、一场疾病都能直接导致一个朝代转瞬变更,改朝换代主要以统治者的人事变动而更迭。艺术和雕塑的发展,尤其一种风格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它很难与以朝代变更为时间递进的社会史整齐划一,因为艺术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因素。其根本原因在于造型艺术的深层结构中存在着一种更持久、更有力地推动其按照一定逻辑方式发展的内在动力。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造型艺术亦不例外,它的发生发展同样遵循着自己内在的逻辑规律。当我们高度重视艺术,视其为社会现象的一面镜子时,更不能忽略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这一特质。
 
人的意识活动决定着艺术本质和它的面貌,而人的意识受制于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定,精神活动必然无法脱离人类自身发展的制约。人类的认识和思维能力是一个认识自我、改造自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量到质的发展过程。一个过程的结束同时孕育着一个新过程的肇始,且有明显的阶段性。无论是西方依循的“否定之否定”的社会发展路径,还是尊崇“传统”,惯之传承为社会发展之规的中国,审视其艺术的发展均具有超越社会发展范畴的相似特征。以人文为核心的造型艺术,用特有的方式体载着人的情绪感情、意志精神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性表现,不仅是起到单一的历史挂图的作用。
 
社会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的递进,造型艺术常常在此方面显示出相对独立的一面。原始社会早已被人类新的社会发展所淘汰,但原始的艺术至今仍以或诡秘或粗放、或稚拙或狰狞的审美风格与审美价值而魅力不衰。人类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伟大的哲学家卡尔·马克思对希腊艺术曾精辟地指出“它们继续供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作为一种标准和不可企及的规范。”(1)在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史上,彩陶、青铜、汉代画像、南北朝的石窟造像、唐宋的绘画、明清的工艺等同样以不同的审美规范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
 
纵观中国古代社会,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某一思想意识常常主导或左右着一定历史阶段的发展主体。换言之,某一段时间内的人们精神活动和思想观念决定着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的发展取向。实事上人类作为社会存在的能动主体,其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具本质意义的澄彻观照,主要是从支配其实践行为的思想意识活动中体现出来。不可否认改朝换代的人事变化常常引起社会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的动荡和变革,对人们的观念意识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然而相比之下,这种变化多具一些表象的意义。人们自身活动能力的限定,潜隐于深层次内的精神活动则呈连续性的持久作用,形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恒动轴心。从动态状入手,着眼于大的阶段性发展脉络,有助于避免将一个完整的过程人为割裂,造成不应有的支离破碎,这对进一步完善已取得相当成就的我国美术史研究,使其更具整体性和系统性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综合审视和梳理精神意识、艺术风格及语言方式等全方位的因素,中国雕塑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夏商周三代。从图腾崇拜到敬天事神的精神信仰,从陶器到青铜器的塑造语言和用火烧制的方式一脉相承,从稚拙质朴到精巧娴熟的工艺和风格演进。自然崇拜,塑造语言,火烧铸造,技艺渐精。
 
第二阶段—秦汉时代。从诸子百家到人性的肯定,从崇尚黄老之术到追求长生不老,从云气飞动的绚丽气象到铺张扬厉的雄放气势,从塑造语言日臻成熟到雕刻语言的转型,即石刻木雕的兴盛。人的主体意识自觉,享乐诉求弥漫大千世界,塑造语言让位雕塑语言。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隋唐。从玄学和超脱凡尘的佛教到企冀理想彼岸的儒、释、道并存,从极乐世界复归现实生活,从秀骨清像之美到丰满肥腴之美,雕刻之风随开山凿窟而由盛渐衰。
 
第四阶段—宋元明清。从文质彬彬的世俗化到浓郁生活情趣的现实化,从静穆沉稳到细腻艳媚,有些刻板的风格转换。宗教信仰由外来回归本土,雕刻语言日趋弱化,塑造语言流行日臻主潮。
 
综上概述可见,四个阶段彼此间形而上的有机联系,不难使我们窥出其形而下的内在逻辑发展的因果关系。基于此我们将尝试从四个阶段的发展,来对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进行一番巡礼,力图在宏观的把握上展示出一个清晰而完整的中国雕塑艺术风貌。



现在致电 400-0770-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