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之父阿尔布雷特.丢勒的自画像赏析 丢勒1499年自画像的评价哲理

日期:2017-09-14 / 人气:

阿尔布雷特·丢勒 (Albrecht Durer,1471-1528),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北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虽然出身于一个中世纪的工匠之家,并生活在艺术家地位最为低下的国度,却成为当时欧洲最为独立和骄傲的艺术家。他是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从而成为伦勃朗的先声。因此,他被世人誉为“自画像之父”。
自画像 [德国]丢勒1498年
自画像 [德国]丢勒1500年
草丛 [德国]丢勒1503年
丢勒少年时曾追随父亲习艺,那时就对绘画表现出特别的颖悟力。13岁,他就用银针逼真地刻了第一幅自画像,并在画上写道:“1484年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照着镜子画了自己。”19岁,他为父亲画了一幅肖像,充分显示出他成熟的素描功力,可与达·芬奇遥相媲美。后来在画家沃格穆特处工作3年。沃格穆特的大工坊也为丢勒的教父、印刷商兼出版家安东·柯贝尔格制作木刻插画。这家作坊对他后来在版画艺术方面创造性的发挥起了决定作用。师满出徒后,年轻的画家走出画室,沿着莱茵河游历德国主要工业城市,到过法兰克福,访问过科隆和巴赛尔。4年间的旅行学习考察,对画家的世界观形成和艺术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丢勒23岁时已是一位很有影响的艺术家了。那一年,他与故乡的一位音乐家的女儿阿格列萨·弗湟伊结了婚,并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正式成立了画室,开始画肖像画。1490年至1507年,他先后游历意大利巴塞尔、斯特拉斯堡及威尼斯等地,在帕多瓦鉴赏了曼特尼亚的壁画,并拜会了他仰慕已久的乔凡尼·贝利尼。他不但极力加强自己艺术知识层面,而且着手研究数学、几何学、拉丁语、古典文学等,他和学者的接触较之与艺术家的交往更为频繁密切,这些都对他后来的绘画探索深有影响。从1507年回至故乡纽伦堡,直到1515年这段时期,他完成了一批油画和祭坛画,如著名的《亚当与夏娃》就是这个时期的杰作之一。1512年,他成为马克西米里安大帝的御前画家,后到安特卫普、布鲁塞尔、马连、科伦、密得堡、布鲁日和根特等地旅行,也备受礼遇。1521年7月,他从荷兰返回故里,体力衰弱,屡为病魔侵扰,但他仍然笔耕不辍。1528年4月6日,57岁的丢勒去世。这颗灿烂的文化巨星突然陨落。
 
据同时代人著文回忆丢勒的长相:“他有一张表情生动的脸,一对明亮的眼睛,长着希腊人称之为四角形的鼻子,长长的脖子,宽阔的胸脯,束紧了腰的腹部,大腿筋肉十分发达,小腿也结实匀称,样子文质彬彬。有人见过他的手指,长得秀美如葱白,他那俏皮的言谈举止更令人陶醉,以致听众都觉得再也没有比他结束讲话时更令人惆怅的事了。他几乎通晓天文地理、哲学美学,不仅懂得,还会口述出来。”作为德国文艺复兴的一位大艺术家,丢勒一生的可贵处在于:他从不满足已获得的知识,不管是技巧还是哲理,总是不断地去发现规律。
 
自1498年以后,他探索男女人体的完美比例。这一年,他绘制了一幅《自画像》。画中的丢勒扮成一个举止潇洒的青年骑士模样:内穿镶着花边的白色百褶紧身衣,外穿滚着黑边的紧袖外套,头戴一顶带竖条黑白格的软缎便帽,手握白手套,肩上披着一件绿褐色斗篷,斗篷只用缎带扣在左肩上。这是德国当时最时髦的青年装束。一缕缕卷曲的辫子披落在两肩,一撮淡褐色的稀疏胡须,使他的脸显得老成持重,其实那时他还是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背景有一扇窗子,窗外似乎可以看到夏日的风光,这是为了说明肖像绘制时间。
亚当与夏娃 [德国]丢勒1507年
1500年是丢勒绘画探索的转折时期,在这以前,无论肖像画还是祭坛画,他追求真实的造型。意大利画家雅可波·德·巴巴里曾经提供他许多意大利人体绘画资料,详细地向他介绍达·芬奇的为人以及他的一些素描作品。丢勒被达·芬奇的严谨求实精神深深感动着,从此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钻研这些资料和前代科学著作,历十年寒窗之苦,总结绘画心得,写出了著名的《比例论》。而1500年完成的《自画像》便是这种科学探索的最初成果体现。这幅木板《自画像》省略了所有背景和细节,构图为半身像形式,人物姿势呈三角形,不偏不倚,正襟危坐,身上那件棕色皮领上衣充满质感,长长的卷发一绺绺披散在头上,振颤的右手拨弄着衣领毛皮。丢勒细致描绘画面的每一部分,注意每一绺头发的空间位置、厚度与它的高光点,力求形象具有概括性、条理性,呈现出人物平静的内心世界。但由于他的探索过于偏执,肖像也暴露出作者一丝惶惑之感。
忧郁 [德国]丢勒铜版画1514年
骑士、死亡与魔鬼 [德国]丢勒铜版画1514年
1505年,丢勒第二次去威尼斯等地,他走了更多的地方,并在威尼斯工作了一段时期。丢勒的艺术才华也强烈地吸引着敏感的意大利人,他们对他的版画和油画色彩十分钦佩。比他年长40岁的乔凡尼·贝利尼曾以为丢勒一定使用特殊的画笔,才把细节画得如此精细,而丢勒随便拿出一支普通的画笔,用这支笔当场为贝利尼画了一绺柔软纤细的女性波浪式秀发,使贝利尼大为惊讶。丢勒还与天才画家拉斐尔会过面,并送给拉斐尔一幅粉笔自画像,其细密的手法深得拉斐尔的赞赏,拉斐尔也回赠了一幅自己的画。从此可见丢勒高超的油画造诣。而意大利人的热情也使丢勒深受感动,他曾在一封致朋友的信里说:“在家乡我被看做食客,在这儿我才成了受人尊敬的人。”
威尼斯妇人像 [德国]丢勒1505年
同达·芬奇一样,丢勒也具有科学的头脑,不仅是画家,而且是数学家、机械师、建筑学家,曾深研数学和透视学,并写下了大量笔记和论著,在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方面,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绘画作品。他同时还研究建筑学,创立了筑城学理论。丢勒还是位美术理论家,著有《绘画概论》和《人体解剖学原理》。他使德国艺术摆脱哥特式艺术的影响和束缚,走向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他把当时幼稚的版画艺术推向完美的新阶段。在其他方面,他支持当时的宗教改革运动,同情农民战争,曾主动为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的宣传册子绘制版画插图,并以农民战争纪念碑的设计来终结自己的创作道路。
 
丢勒是德国一位坚强的人文主义学者,一个优秀的艺术大师,也是一个永不满足于已知世界的探索者。他认为真的艺术包含在自然之中,谁发掘它谁就能掌握它。他一生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以版画最具影响力,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忧郁》、《骑士、死亡与魔鬼》、《基督受难》、《亚当与夏娃》等。他的水彩风景画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些作品气氛和情感表现得极其生动。他常常喜欢在画幅上标上“AD”字样,那是他姓名的字母缩写。
 
就艺术风格而言,尽管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但其置身于其中的德国传统却使其艺术多少保留了一点中世纪哥特式遗风,同时又令人惊讶地率先展现出巴洛克特征。德国大诗人歌德佩服地说:“当我们明白知道了丢勒的时候,我们就在真实、高贵甚至丰美之中认识了只有伟大的意大利人可以同他等量齐观。”这种赞语对丢勒来说一点也不过分。



现在致电 400-0770-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