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乔现实主义的艺术特点分析 卡拉瓦乔的代表作品赏析有哪些?

日期:2017-09-18 / 人气:

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最重要的一位画家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1573年出生在北意大利伦巴底省的卡拉瓦乔村,因此人们称他卡拉瓦乔。父亲是庄园主家管事,早年去世。11岁的卡拉瓦乔移居米兰,师从于当地样式主义的代表画家西蒙·彼得查诺。17岁时,卡拉瓦乔第一次来到向往已久的罗马。他举目无亲,为了糊口不得不进贵族府当仆役,后入画家阿尔皮诺工作室。在阿尔皮诺所画壁画中的那些造型逼真的写实主义静物,就出自卡拉瓦乔之手。他画的静物具有近似自然主义的极为强烈的质感,窗户的反光和晶莹的水珠常令观者惊叹不已。他凭着个人的天赋作画,并注意模仿古希腊罗马的大理石雕像和拉斐尔的风格,使他的作品造型具有极强的雕塑立体感。
 
卡拉瓦乔生活贫困,与劳动者为伴,性格暴躁、孤傲寡合、狂放不羁,在一次斗剑游戏中,卡拉瓦乔闯下大祸并连夜逃离罗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此后数年,出庭、坐牢、逃跑、作画一直伴随着他的生活。但这个浪迹天涯的人从来就没有忘记过他的艺术。35岁的卡拉瓦乔流落到马耳他岛,接待他的是岛上的骑士团首领温亚库尔,卡拉瓦乔为他画了肖像而使自己获得了骑士团勋章。但因他侮辱了一位骑士而入狱,他又从马耳他岛逃到西西里岛。他所到之处都留下画迹,播下了现实主义绘画的种子。流浪的生活让他心力交瘁,他终于决定结束流浪生涯回到罗马,希望得到罗马教廷的宽恕,开始新的生活。但当他历尽艰辛从那不勒斯上岸时,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卡拉瓦乔又被当局疑为罪犯错捕入狱。等到他沉冤昭雪、重获自由的时候,已是身无分文,只好忍着饥饿一步步朝罗马的方向走去。在重返罗马的路上,画家不幸染上了致命的疟疾。1610年6月18日,年仅37岁的艺术大师永远诀别了绘画,离开了人世。
圣母升天 [意大利]卡拉瓦乔1605-1606年
然而,卡拉瓦乔在他短暂而苦难的一生中却为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宝。在此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他的画风深深影响着后世的现实主义画家。这种画风被人们称为“卡拉瓦乔主义”。当代英国电影导演德里克·加曼曾经将卡拉瓦乔的一生拍成了一部传记电影,讲述他醉人、危险而又充满谜团的一生。
 
在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面前,在17世纪风格主义盛行的意大利,卡拉瓦乔不随俗流,不囿陈规,我行我素,张开了他的现实主义大旗,虽屡遭围攻,但却义无反顾,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现实主义绘画道路。他对油画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贡献,他创造了一种强调明暗对比的酒窖光线画法,即把物体完全沉于黑暗中,然后用集中的光把主要的部分突显出来,使画面明暗对比强烈,形体结实厚重,同时阴影使多余的东西完全隐入黑暗中,用光显示画中主题,构图十分简洁而单纯,这就是被称为卡拉瓦乔“暗绘风格”的表现方式。如《圣马太感召》。
 
卡拉瓦乔第一幅宗教画是《圣马太感召》,描述基督召唤使徒马太的故事:一群流浪汉们躲在阴暗的类似地下室的屋子里赌博,突然门被推开,一束光线射进来,耶稣和彼得进来,手指着人群方向,惊呆的人们回首向外,中间那位老者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似乎在发问:“是召唤我吗?”另一个刚赢钱的人正埋头数钱币,不理会正在发生的事,画面毫无神圣气氛。这其实就是一个意大利底层社会的小赌场。作品问世后,立即引起教会的愤怒谴责和订画者罗马法兰契奇教堂的拒绝。认为这是公开对神圣宗教的亵渎。但这是一幅十分生动的风俗画,富有个性的不同身份的人物塑造得很真实。画家使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主要表情部分更加鲜明突出,这种卡拉瓦乔式的聚光法,为后来欧洲不少画家继承和使用,鲁本斯和伦勃朗沿用得最为杰出。
圣马太感召[意大利]卡拉瓦乔1592-1602年
这幅画以其透视感把我们引到画布之外的虚构空间中,以其光线使人物形象和墙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某些奇特的东西让我们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中。
女占卜师[意大利]卡拉瓦乔1592年
《占卜者》描绘的是流浪的吉卜赛女子在为一个贵族子弟看手相。这是一个街头常见的风俗场面。人物形象目光相对,那个头戴羽帽的贵族青年以轻蔑挑逗的目光看着女占卜者,而她虽地位低下,却显得庄重自尊,回敬的目光中既真诚又蕴含智慧,对比之下,贵族青年却显出华而不实的肤浅内质。这是一幅具有肖像性的半身构图风俗画,这种布局形式使人物形象更加简洁突出。由于免去了一切不必要的细节描绘,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目光和手势更加引人注目。社会底层的流浪人第一次作为主角走进绘画,这在意大利以往的绘画中还不曾见过。
 
虽然卡拉瓦乔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至今无人能匹,但他的现实主义主张和狂放粗暴的性格,使他的创作道路和人生旅途充满了艰辛,也使他在现实主义道路上没能走得更远,他和老师阿尔皮诺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因此被葬送。他的作品一度没有买主,使他陷入穷苦潦倒的境地。《圣马太和天使》的第一版把圣徒画成一个秃头农民,腿脏兮兮的,一个身穿薄衣的天使男孩在照顾他。这幅画被拒收,卡拉瓦乔不得不重画一幅《圣马太的灵感》。同样,《圣保罗的皈依》也被拒收。
抱水果篮的小伙子 [意大利]卡拉瓦乔1594-1596年
卡拉瓦乔总是以街上的小痞子和娼妓为模特,对裸体的圣徒们做色情描绘,因此激怒了社会。1601年,一个富有的法官委托卡拉瓦乔给他私人的礼拜堂创作以圣母玛丽亚升天为题材的画,这个题材在宗教艺术中是很神圣的,而卡拉瓦乔则用了一个妓女作为圣母的原型,绘制了《圣母之死》:在一个破烂的农舍小台子上,躺着一位久病无钱医治而死去的中年妇女,她被穷困弄得头发蓬乱,面容憔悴,死时连一双鞋袜都没有,赤着一双脚,躺在一个小木床上,圣母的躯体有一半还伸在床外吊挂着,逼真地再现了一个意大利穷苦家庭的悲剧。前景那位垂首哭泣的少女像失去母亲般的伤心,她是圣徒抹大拉。使徒们被描绘成从各方来奔丧的亲朋友邻,一个个掩面落泪,悲痛不已。画家毫无顾忌地将普通劳苦贫民请进了神圣的艺术天地。在这幅画中,既没有宗教气息,也没有臆造虚构,它朴素得就像是生活本身,画面上唯一显得华丽的帷幕,是按订件人的恳求画上去的。难怪教会和贵族骂他是“粗野的自然人”。据说订件人拒绝接受这件作品,理由是没有把圣母的崇高、伟大和荣光描绘出来;学院派也指责他将圣母画成赤着双脚太不雅观。倔强自尊的卡拉瓦乔是决不妥协的。最终是鲁本斯劝曼都亚公爵买下了这幅画。
 
卡拉瓦乔的作品以强有力的个性化风格而著称,他以现实性写实主义的崭新手法,描绘了人们熟知的事物,仅仅7年时间里,他便在罗马留下了众多辉耀后世的伟大作品,大大改变了西方美术史的方向。
 
卡拉瓦乔在世时声名显赫,死后的几个世纪里却被人们完全遗忘,只是在最近几十年才被重新发现。虽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在灿若繁星的艺术家里他仍独一树帜,恒久地放射着夺目光华。美术专家这样评论他:“坦率地说,卡拉瓦乔的工作标志着现代绘画的开始。”



现在致电 400-0770-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