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艺术建筑的起源及代表作品特点 哥特式风格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日期:2017-10-24 / 人气:

12世纪下半叶,欧洲文明的重心开始移到城市。兴起的城市及其迅速发展的文明生活,挑战以庄园和修道院为特征的乡村生活。高耸在城市上空的有细长尖塔的教堂,比矗立在山冈上的坚实厚重的仿罗马教堂更引人注意。仿罗马建筑及其相应的艺术——壁画和雕刻是与教会的扩张相联系的,而哥特式教堂则是在国王和贵族的资助下发展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许多特征都可在仿罗马建筑中找到,因此它是仿罗马建筑技术的自然发展的结果。从仿罗马建筑艺术向哥特式风格的过渡首先出现在法国。
 
“哥特”原指攻陷罗马,毁灭古典文明的两支蛮族部落。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后来用“哥特式”一词指代从那时起到13世纪的一大堆面目模糊、难以分辨的“野蛮的”建筑与艺术品。19世纪,根据建筑史家的意见,把1150年前后尖顶建筑取代拱形屋顶作为分界线,区分早期仿罗马风格和中世纪晚期哥特式的建筑和艺术。同仿罗马艺术一样,哥特式也主要是指一种建筑风格,然后再推及与之有联系的绘画、雕刻及装饰。
哥特式建筑的一般特征
12-15世纪以法国主教堂为代表的哥特式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的重要篇章。哥特式建筑的一个重要发展是用肋拱造成更加宽大轻盈的穹隆,它的另一个要素是“点支撑”的设计概念。穹顶不再依赖坚固厚实的石墙作为支撑点,而是依靠细长的圆柱。交叉肋骨式穹隆的使用把建筑从笨重石壁中解放出来,因而教堂越修越高。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尖拱、有棱胫的穹隆、大圆形彩色玻璃窗和飞拱。飞拱多是一个半拱,它把墙壁上部穹顶的侧推力传向外侧的扶壁。
 
哥特式建筑大量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在装饰、华盖、壁龛等细部,尖券也代替了半圆券,因而整个教堂的结构近于框架式,十分轻巧。哥特式建筑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高度记录。巴黎圣母院中厅的高度达36.5米,德国科隆大教堂的中厅高达48米;法国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尖塔高达142米,德国乌尔姆大教堂尖顶高达161米。哥特式教堂有着垂直高耸的形体,扶壁、墙垣、尖塔越往上越玲珑,顶上是直插苍穹的小尖顶。所有的券,门上的山花,龛上的华盖、扶壁都是尖的。整个教堂的结构体现出的向上的升腾感,表现了教徒对天国的向往。
 
哥特式教堂裸露着近似框架的结构,支柱瘦骨嶙峋,由垂直线条组成,体现了基督教颂扬纯洁精神生活的说教。其外表的严峻同内部,特别是祭坛和歌坛的华丽装饰形成对比。到了哥特式建筑的晚期,祭坛上铺金绣银,摇曳的烛光照着受难的基督。歌坛、祭坛和教堂内部的房间间隔精雕细琢,鲜艳的帷幕从上而降。天气晴朗时,色彩斑斓的阳光从巨大的窗户射进教堂,冲淡了幽秘和压抑的情调,使进入教堂的信徒感受到神的启示和福音。中世纪城镇中,轻盈腾飞的教堂高矗在满城低矮的房屋之上,赋予人间社会以升腾向上的精神氛围,成了中世纪文化的象征。
 
哥特式教堂建筑用大面积的彩绘玻璃取代仿罗马建筑的厚实广大的墙面。这种彩色玻璃窗画是哥特艺术的一项创新。制作时,先在纸上绘上草图,着色,然后按纸型把玻璃分割成块,涂上颜色,在炉中烘烤固色,最后用焊接好的铅条将玻璃卡在金属的窗框里。色彩斑斓的玻璃窗画都与《圣经》相关。萨特尔教堂的一幅制作于12世纪中叶的窗画就是其早期的代表作。
 
早期的彩色玻璃的颜色达20多种。阳光照耀时,教堂内部五彩缤纷,光彩夺目。尘世的光彩引导信徒们向往神的启示,因为据说上帝的居所就是这样光辉灿烂。德国乌尔姆大教堂西立面正中圆形的玫瑰窗直径达11.5米,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圆形窗直径达12.8米。
 
哥特艺术偏好充满慈爱的圣母,因此在许多地方都修有供奉圣母的大教堂。最著名的是巴黎圣母院。
 
在哥特式建筑艺术肇兴之际,巴黎附近的圣丹尼斯修道院院长苏格起了很大作用。1140年,他决定把圣丹尼斯教堂后端加洛林风格的半圆形小室改建为唱诗班席位。苏格聘用的建筑师拆掉室内隔间,将教堂内部开启成一个宽敞高大的厅堂式的空间,而在外壁又采用尖顶圆形屋顶。苏格对内部空间的再思考引起了许多有名的仿效建筑,例如1163年兴建的巴黎圣母院。而建于1150-1230年间的法国沙特尔教堂聚集了哥特式教堂的重要特征,也是装饰最完整的一座教堂。哥特式建筑结构由尖拱演进到变化无穷的交叉圆拱,到后期更有蔚为壮观的“火焰式建筑”。被称为“法国皇家风格”的哥特式在欧洲各国被广泛采用,这些建筑至今被各国引以为荣。
 
哥特式建筑风格也影响了欧洲市民建筑。哥特式民居大多采用木构架,梁柱、墙龙骨和其他构架明露在墙面上,屋顶大多高耸,设有阁楼。莎士比亚故居就是这样一座体现了哥特式样式的民居。
 
意大利哥特式建筑风格
在保持哥特式建筑的基本特征——肋梁、尖形拱门、飞扶壁和卷花形柱头(简化的科林斯柱头)的同时,欧洲各国的哥特式建筑各具特色。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大约在1170-1180年间出现,而欧洲其他地区的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则迟至13世纪。
 
意大利哥特式建筑混合了地中海建筑传统。始建于1296年的佛罗伦萨大教堂便是一例,除了窗户和门有明显哥特式建筑特征外,其他如镶嵌几何形大理石的坚实墙壁则形似仿罗马的浸礼堂,建于15世纪初的巨大八面圆顶则具有古典和文艺复兴特色。事实上很少有意大利教堂具有哥特式的完整正面。意大利教堂并不常采用法国哥特式教堂的“雷约纳特风格”,即花饰窗格和高大透光的玻璃窗。意大利建筑师几乎完全不用扶壁拱架,却仍旧建造了许多高大的建筑,例如佛罗伦萨大教堂、圣克罗齐教堂和布洛亚大教堂,这些教堂都可看到仿罗马建筑的影响。
 
哥特式雕塑和绘画雕塑
在哥特艺术中,雕像开始从起初附属于建筑结构向独立的艺术形式转化,造形生动、特征写实的圆雕代替了浮雕。哥特式教堂的圆柱和墙壁塑有许多肃然而立的雕像,这些雕像的写实风格,表明艺术家们开始重温古希腊雕刻家的经验,这是继古典时期以后,雕塑开始赢得自己的独立地位。哥特式塑像与仿罗马雕塑拥挤和狂乱的动作不同,表现出和谐与清晰的组合。尼可达斯·德·维尔敦1181年为奥地利克洛斯特新堡修道院的讲道台设计制作的涂釉作品被认为是哥特式革命的起源,包括《约纳斯和鲸鱼》《参孙斗狮》等。
 
哥特式雕塑经历了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圣丹尼斯和沙特尔教堂的门楣和侧墙的塑像大多造型刻板、表情严肃,这一时期为哥特式雕塑的初始阶段。到了13世纪,有着栩栩如生、温和优雅的面容和姿态的塑像不再从属于建筑架构,突出的圆雕,甚至戏剧性的场面掩盖了建筑物的线条。法国哥特式雕刻对圣母主题的热爱和意大利哥特式雕塑的生动写实性显示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雕塑的到来。
 
安德鲁·皮萨洛和劳伦左·吉尔贝第为圣瓦尼洗礼堂的青铜大门所做的雕塑被称为《天堂之门》。雕塑采用透视法表现出古典风格。第一幅画描述雅各和亚当的故事,第二幅雕塑表现亚当的诞生。
 
13世纪下半叶到14世纪初,尼古拉·皮萨诺和乔瓦尼·皮萨诺父子俩在比萨大教堂和锡耶纳大教堂制作的大理石讲道台完美地融合了古典主义和哥特式风格。比萨大教堂讲道台的浮雕直逼古希腊帕提侬神庙和罗马和平祭坛浮雕。乔瓦尼·皮萨诺的《摩西之妹》藏于锡耶纳歌剧院,尼古拉·皮萨诺的《耶稣诞生》藏于比萨大教堂。
 
哥特时期艺术的另一突出发展是细心雕刻的木雕。木雕形象十分逼真,在人物雕刻上,把衣服皱褶表现得更为成功。屋顶也有了木刻悬饰。
 
绘画
在12-15世纪的意大利,作画主要采用一种被称为“湿壁画”的画法。先用熟石灰和沙调成灰泥抹在墙上,然后使用不受石灰侵蚀、能用水化解的矿物颜料在湿壁上绘画。绘画时要求动作准确而迅速,因为墙壁干燥后,补加或修改的涂层会很快剥落。
 
哥特式雕塑的写实风格和拜占庭绘画的影响,在14世纪初的意大利合流而形成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新绘画风格。这种新风格是由乔托的《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所开创的。这种革命性的转变是从拜占庭传统影响下的装饰性绘画风格,变为对逼真的追求。画家开始对光线的运用产生浓厚兴趣,并尝试创造空间透视效果,用新的绘画语言表现人像的姿势和表情。在乔托的绘画中,建筑物开始有了景深感,人物也具真实质感。1420年以后,国际哥特式风格进一步受到关注画面结构、表现物像远近和尝试单一透视法的佛罗伦萨画风的影响。
 
国际哥特式风格的绘画和雕塑
1350-1420年被称为国际哥特式风格时期。这是一种在巴黎、伦敦、米兰和布拉格风行的宫廷和贵族式的风格,糅合了意大利画坛的写实技巧和法国的优美雅致的风格。国际哥特式绘画的特点是风格特别高雅,装饰富丽,色彩鲜艳,广泛使用金箔;人物颀长,衣着华丽,主要是描绘美丽的贵妇和骁勇的骑士,而不是有钱人或一般百姓。这些作品中的空间感还不很强,有大量描绘动植物等自然界中的琐细之物。
 
意大利艺术家秦利里·达·法布里亚洛的《三王朝拜》是国际哥特式绘画的代表作。在这幅画中,沿途的风景没有按照准确透视的规则布局。艺术家只把不同层次的景致叠合在一起,将地平线提得很高,在整面嵌板上绘出许许多多的图像,这些图像离得越远就画得越小,在透视上,很像中国的山水画。《三王朝拜》绘在一面装饰屏架上。屏架上方三个“弦月窗”描绘三王旅途的景象,中间的大幅画面表现三王朝拜刚诞生不久的耶稣。
 
在这一时期,雕塑人物形象已呈相当真实状。奥地利巴赫尔于1471-1481年作的圣渥尔夫祭坛的木雕便是一例。1400年以后,复兴古典文化的思潮运动日益强烈,艺术中的新风格形成了。希腊罗马古典艺术的形式和特征开始主导欧洲视觉美术。



现在致电 400-0770-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