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罗马风格绘画的风格与特点 仿罗马风格艺术雕塑作品形成历史

日期:2017-10-24 / 人气:

11世纪和12世纪是基督教在欧洲扩张的时期。欧洲从5世纪开始的在罗马帝国中心区域文明衰退的状况似乎开始逆转。在更大的范围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兴盛起来。人口的扩张、农业的发展、贸易的增长和更多城市的出现奠定了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1095年,欧洲进行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试图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教廷的权威似乎也处于顶峰时期,1077年,罗马教皇格里哥利七世迫使德国皇帝亨利四世在雪地里赤脚站了三天三夜,以换取教皇收回开除其教籍的处罚。这个时期也是朝圣者的时代。教会把朝圣说成是赎罪的一种途径,修道院因而激增。圣本笃会修士罗尔格拉贝评论说:欧洲与自己的过去决裂,到处修建的教堂使其焕然一新。
12世纪前后形成的所谓仿罗马风格,主要是从古罗马艺术传统中衍生而来的,但基督教早期的风格、拜占庭风格、加洛林风格和伊斯兰教艺术都对仿罗马风格产生影响。
 
仿罗马风格的建筑主要是指11世纪后半期到12世纪运用古罗马厚石墙和圆拱,包括筒形拱和交叉拱穹隆技术的建筑。仿罗马风格的教堂与加洛林时期的建筑相比,有两方面的新发展。一是继筒形拱和交叉拱后,发明了肋骨式穹隆技术,整个建筑因而可以用石材覆盖屋顶。采用石制拱顶是为了使教堂耐久并能抵御敌人的进攻;二是在圣坛外围修建回廊和呈放射形布局的小圣堂,目的在于提供越来越多的朝圣者观看圣骸时的出入活动空间,使修道院的内廷修士生活不致被搅扰。仿罗马艺术在教会的赞助下在欧洲各地几乎同时出现,因为它与教堂的修建和教会的活动是分不开的。
 
肋骨式穹隆是仿罗马建筑对中世纪建筑的革命性贡献。两个弧棱形的拱顶置于同一交叉点上,拱顶的重量被分摊在四周的角柱上。拱顶间的瓦砖不具结构的功能,因而重量减轻,穹隆的跨距也大增。肋骨式穹隆为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在10世纪,建筑物使用的石材大多未经雕琢,而到了11世纪,使用精细切割雕琢的石材成为常规,同时为了防止不时发生的由烛火引起的大火,教堂也普遍尝试用石材屋顶。在法国勃艮第1088年重建的克吕尼教堂是当时最大的教堂,直到16世纪,罗马圣彼得教堂重建后才取代其地位。克吕尼教堂的许多特征为其他教堂所模仿。英国达勒姆大教堂是诺曼征服者引进的仿罗马风格教堂中最有名的。这座于1093-1130年间修建的教堂采用肋骨式穹搂撑结构,为后来哥特式教堂建筑在法国的形成开辟了道路。意大利比萨大教堂是托斯卡罗马风格中最著名的,它的许多细部构造都具有古典罗马风格的特征。
 
在平面设计上,大部分仿罗马风格的教堂保留了传统的长方形样式,顶端伸出两翼,与正厅构成一个十字形的俯瞰面。十字形的中点被一圆形穹顶覆盖。仿罗马风格建筑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正面总是被线条或拱壁分割成许多小单位,通过雕塑或墙面的造型突显特色,教堂内壁也使用上述的单位分割法。大门被加以特别丰富的装饰,两端常有高塔。
 
绘画
仿罗马式教堂窗户狭小,大面积的墙上往往都涂上灰泥,画上壁画。直到9世纪,无论是拜占庭还是欧洲中世纪早期的教堂,都采用镶嵌来掩盖装饰墙壁,但是这需要高成本的原料及精湛的技术,所以便逐渐不被采用。在罗马、西西里岛和威尼斯的仿罗马教堂中,仍有许多教堂请希腊工匠镶嵌壁画。
 
大型壁画于是在仿罗马艺术中得到复兴。仿罗马教堂壁画一般布置如下:中央半圆殿绘基督像,两旁辅殿画圣母及守护神的形象。左右两侧的长长翼殿走廊壁画被垂直分成数层,绘上《圣经》故事,教堂两端墙上是末日审判的画面。仿罗马式教堂的壁画继承了拜占庭艺术风格,画面色彩鲜丽,人物形象线条简单,背景缺乏空间感,题材多以《圣经》故事为主。
 
目前保存在巴依厄大教堂里的大型刺绣画是仿罗马艺术时代的一件罕见的作品。刺绣画长48米,高51米,由六块麻布拼合而成。这卷巨幅刺绣画作于1077年以前,描述了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纪尧姆和哈罗德为争夺英国王位在哈斯丁的战争。
 
仿罗马书籍彩饰是由奥图风格逐渐演化出来。后者糅合了拜占庭风格和古典式样。仿罗马书画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拜占庭特征。插画色彩鲜艳,装饰奢华。到1180年间,在英国,随后在欧洲,样式生动、较富于自然写实的描绘逐渐出现了,例如英国温切斯特大教堂的《圣经》手绘插图。这种风格被称为前哥特式风格。
 
雕塑
雕塑在这一时期也获得复兴,但同古典罗马的雕刻相比,仿罗马雕刻的写实性和自然主义风格并不强,显得刻板、简单。它更多的是作为装饰场面从属于建筑的架构。到11世纪初,消失已久的雕刻人物形象的柱头和门楣又出现了,题材多与《圣经》故事相关。在法国西部,一些仿罗马教堂的雕刻家们,用尽各种方法来装饰柱头、正门、支柱和石墙。普瓦捷大圣母院便是一例。勃艮第地区保存下来的几座精美的门楣浮雕的主题包括耶稣升天、末日审判等。
 
勃艮第的奥登教堂门楣的浮雕《最后的审判》堪称仿罗马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奥登教堂建于1120-1130年间,是为日益增多的朝拜圣物的信徒而修建。《最后的审判》浮雕是由工匠纪勒贝所刻。身材高大的基督端坐中央,注视着末日审判的进行,浮雕四角,天使吹着号角。基督脚下的横梁中央,天使正把恶人和上帝的选民分开。基督的左侧,面目狰狞的魔鬼正在绞杀罪人,一个魔鬼抓住善恶的天平作弊,左下方一双巨大的手正在扼杀一个吓得魂不附体的恶人,旁边是一条毒蛇在咬一名恶妇的乳房。画面中人体比例失调,整个构图却被几何形结构分开。
 
珍宝艺术
象牙雕、金银、宝石细工、景泰蓝等工艺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珍宝艺术在中世纪具有特殊含义,它同圣物崇拜密切相关。那时,凡是被认定为基督或圣徒的躯体的一小部分或衣物用品,皆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力量,每个教堂都力图设法占有。这些珍贵神圣的物品往往保存在华丽的圣物盒里,圣物盒被制成人像、教堂模型,往往被饰以五光十色的珠宝、金银等。法国阿维农省卢尔刻的孔克村教堂保存的“圣女福瓦”的圣物盒塑像,从10世纪被制作到19世纪期间,都不断被追加饰物,是西方教堂圣物盒的代表。
 
格洛斯大教堂的烛台,1110年制作,烛台雕刻龙和妖怪,烛台铭文写着“烛台象征德行,它的光辉似基督教义,人因而不应当让罪恶使自己变得黑暗”。



现在致电 400-0770-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