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亚洲漆艺展:现代日本漆艺的丰润——历史与现在

日期:2017-10-17 / 人气:

日本漆艺是从日本绳文时代开始脉脉相传,同时在漫长的历史中又不断地学习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技术发展至今的一种重要的工艺。镰仓时代朴素而充满力量的根来涂,江户时代华丽的莳绘,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令今天的我们神往的名品存世。而实际上,日本的漆艺在近100年间迎来了三次可谓戏剧性的转机。

第一次转机发生在从大正时期至昭和时期,表现为追求实材表现的漆艺家的登场。出现了一批主张利用自身的思考与美意识,直接与漆接触,通过自己的双手创作漆艺作品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实现其自身表现的核心部分,直接接触实际的材料这种方法,我称其为“根植于素材与技术的实材表现(hands-on art based on material & process)”。这也正是在本次展览中10位漆艺家的作品中所共通的日本现代工艺的核心。与历经岁月变化,偶成如抽象的美丽风景绘画一样的根来涂相比,和基于本阿弥光悦出类拔萃的想法和指示,并通过作为第三者的职人制作而成的莳绘箱等不同,他们的漆艺作品,在作者(创作的主体)与作成之物之间的关系方面是与前两者有本质区别的。
 
在第一次转机中涌现的现代漆艺的开拓者们,采用了一种尽量直接地反映与漆这种材料的直接接触、角力,表现自身的思考、感情及全部的身体性的方法。这种态度有时如黑田辰秋一样,不仅是漆的髹塗,还有着一种对髹塗之下其胎体的关心。所以黑田不光亲自髹塗,木胎(木工)部分也直接自己制作。另外,干漆这种历史悠久的技法作为表现的手段被重新审视,也与艺术家对胎体的关心有关。
第二次革新是发生在1960年代,表现为为了造型的需要而引入新素材。漆艺家们对作品胎体的关心,引生出怎样才可以更自由地造型这一课题。特别是那种为了制作干漆形体的石膏胎,对干漆艺术家来说往往也是很大的制约。所以在1960年代的后期,出现了使用一种战后出现的材料——发泡苯板作为原型和胎体的艺术家。京都的新海玉丰是其先驱者,东京的增村纪一郎也有尝试。另外,金泽的新敷孝弘也使用FRP胎制作了一些造型(objet)作品。易于切割的发泡苯板的引入,开拓了漆艺表现的可能性,使漆艺可以如陶艺那样进行自由造型。
 
这种新的成型素材的使用,成为1980年代以后出现的漆艺第三代——栗本夏树、藤田敏彰、古伏胁司、田中信行等人的丰厚的土壤。另外,在传统工艺的世界里还出现了构建起自己独特而华丽的装饰世界的小椋范彦和山村慎哉等。第三代漆艺家们直接向第二代的革新者们学习或间接地观察他们的艺术活动,在必要的情况下他们的作品尺寸超越了日本所谓标准房间的大小,另外在漆这种材料的使用方法方面,也形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方法论。
 
本次出展的10位艺术家以第三代为中心,同时还包括他们的前辈大西长利、前史雄,以及紧随第三代而成长起来,并逐渐活跃起来的井波纯和村本真吾等日本的代表艺术家们。他们各自把漆这种材料本来的质之美,有的用作塑形材料,有的用作涂料,有的作为加饰材料加以活用。即使干漆作品,无论是做成亚光的质感,还是抛出光泽,反映的都是每个艺术家所理解的漆的不同表情和形态。他们的作品确实有着多种不同的外观特征,当然其作品表面的莳绘、螺钿、沈金、磨光黑漆,漆胎的质感也被反映出来,再或者露出自然素材的一部分等,这些形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世界观。
 
但是在多样的同时10人的作品也有共通点,那就是重视表面。相较于拘泥于表面的色彩,在传统的被称为“雕刻”的造型制作的态度方面,雕刻只重视作品的构造及造型整体,强调把作品放置到一定的距离外进行观察和确认的重要性。那么,在欣赏漆艺作品时一定的距离当然也是需要的,但是近距离看的时候其表面的质感与发色,即“表面造型”也同样被重视,是一种“远近两用”的造型。所以,如何处理作品表面有时优美、有时具有野性味的表情,以及造型丰富的曲面和线条之间绝妙的关系是漆艺家的职责所在。最终,“表层即成立”的漆艺,是可以用眼来触摸、感受的。即使是广义上的箱匣形态的作品,也并非是单纯的盛载物件的容器。那种最低限的封闭状态的优雅形态,打开时内侧面的意外性,与外侧的关系性等,是一种方方面面都被考虑到的造型。
 
这10人的作品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立体造型或雕刻,而是吸收了绘画性与雕刻的造型性,并在此之上兼备了漆艺特有的纤细与强韧性,这就是深奥的现代日本漆艺的丰润之处。
 
作为主办方的福建省拓福基金会举全力创设的福建省拓福美术馆、福建省拓福漆艺研究院的这次“首届亚洲漆艺展”,应该可以成为孕育漆的未来、引领世界漆艺走向的重大力量。期待着参加本次展览的日本漆艺家们,能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越南的漆艺家们一起展开竞演,在展示以漆这种亚洲共通的素材为基础的文化的丰富性和漆艺表现的可能性方面,承担起重要的作用。
 
外舘和子
工艺评论家、工艺史家
2015年5月11日
 



现在致电 400-0770-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