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约瑟夫斯·凡·戈延的作画风格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日期:2023-12-11 / 人气:

扬·约瑟夫斯·凡·戈延很早就学画,从师于康拉德·阿德里安·希尔佩罗特、以萨克·凡·斯瓦南伯格和扬·阿伦茨·德·曼,后来又在霍姆一位叫威廉·盖里茨的画家那里工作了两年。我们知道凡·斯瓦南伯格的历史画,但它们与他这位学生的作品毫无共同之处。至于其他的老师,他们当时作为风景画家享有一定的威信,但他们的作品都已失传,所以我们不可能知道莱顿画派的传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凡·戈延。相反,我们知道凡·戈延在1615年去了法国一年。回到莱顿以后,他在哈勒姆的埃塞亚斯·凡·德·韦尔德的画室内工作了一年,这次学艺对他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首批作品就是证明。
自1620年直至凡·戈延去世,他的大量作品都注明了日期,使我们得以看出他风格的变化。1620-1626年,他的风景画由建筑物和分散的几组人物构成,鲜艳的色彩限制了棕色的轮廓(《村庄风景》,1623,不伦瑞克,赫佐格-安东·乌尔利希博物馆),因此他是荷兰“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创始人之一。此时他创作了许多圆形画,采用的是一般主题(《夏》、《冬》、《四季》),遵循16世纪后半叶佛兰德斯大师们的榜样。还应该提到扬·勃鲁盖尔的影响,因为勃鲁盖尔在17世纪初的风景画中就有风俗人物,他的技巧也与凡·戈延十分相近。
1625-1630年间,凡·戈延的风格(以及彼得·莫林和凡·德·韦尔德的风格;这些大师肯定在当时相互影响)在深刻地改变。多样的色彩被“单一”色彩所替代,使用的是绿色、黄色、棕色以及它们的中间色,以表现风景及其补充的人物与建筑物。结构也简单得多,从此以后强调的是一个建筑群、一丛树或一个沙丘,它们被置于画的侧面;人物和建筑物沿下斜的对角线分布,其重要性退而成为次要的。画面的生动性和多样性不是来自一些美丽的细节的堆砌,而是来自明暗变化,它使风景仿佛沉浸在波状起伏的大运动中,使风景既充满动感又相当和谐(《沙丘和农庄风景》,1632,汉诺威博物馆)。
自1630年起,水开始在凡·戈延的风景画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此时,萨洛蒙·凡·罗伊斯达尔也用同样的技巧来表现荷兰的河流湖泊,这两位艺术家一定是相互启发的。凡·戈延用十分简单的方法开始获得极为独特的高超技艺。1620-1626年作品的大量细节和1630年左右的风格主义动感从此让位给了简洁、明朗的画面结构。在画面的下部,不到整幅画四分之一的篇幅里,是被划分为一条一条的水和土,相互重叠。这些条带具有生动的节奏,笔触细腻:小船和船员、牲畜群和建筑群,技艺高超而灵活。
凡·戈延的笔触始终清晰可见(跟弗兰斯·哈尔斯一样),因此他的作品很生动。一排排云彩(这是荷兰风景的特点)在空中飘过,天空往往至少占整个画面的四分之三的篇幅,使整幅画更显得壮丽。构图逐渐变得简化,画家在最后15年中创作了多幅巨幅作品(《两棵橡树》,1641,荷兰国家博物馆;《莱茵河风景》,1646,乌得勒支博物馆)。
 
扬·约瑟夫斯·凡·戈延创作了许多速写作品。1625年前,他主要是用钢笔,后来喜欢用铅笔。我们知道他作过几百幅同样的素描,甚至好几本草图。好些画页上都注明了日期,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从画面的建筑物上可以轻易地认出作画的地点。他在家里,或在画室里,根据素描作画,这些风景虽然具有“现实性”,但却是被重新创造过的。他画了城市的轮廓,例如莱顿,但框架并不完全符合真正的地形。这些作品特有的现实主义主要表现在重现荷兰特有的氛围及其湿润的灰色天空上。
凡·戈延无疑在生前就受到赞赏,有许多人模仿他的风格,他还收到执政官纪尧姆二世和海牙市政府的订单,这就是证明。1631年左右,画家离开莱顿,定居海牙。除了短期去哈勒姆以外,他住在海牙直到去世,并为海牙市政府画了一幅巨型的《海牙风景》。他出售过许多作品,因为在许多史料中,他的名字与商业交易有关连,史料表明他用巨款去买画、买房子和郁金香(当时郁金香十分贵重,还引发了激烈的金融投机)。
 
扬·约瑟夫斯·凡·戈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前半叶被人遗忘,人们责备他色彩单一,细节粗糙。跟弗兰斯·哈尔斯一样,他出众的技艺到了印象派那里才被重新发现。荷兰所有的博物馆及欧美的大多数大博物馆都藏有他的作品。他的素描主要被收藏在荷兰国家博物馆、汉堡、布鲁塞尔(M.R.B.A.)及德累斯顿博物馆(版画部)。



现在致电 400-0770-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